山西财经大学科研指标量化细则

首页 >> 管理制度 >> 校内文件 >> 正文

 

                                                 


(晋财大校〔2007〕48号)
  为了推动我校科研机制的转型,增强科研考核和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在总结我校多年科研考核和评价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科研指标量化细则,用于规范学校的科研考核工作。
  第一条  科研指标的设计原则
  (一)突出指标选择的客观性。选择的指标都是具有准确内涵并可以量化的科研要素,各要素的内涵和外延均具客观性。  
  (二)突出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指标体系争取涵盖学校科研活动各个方面和领域,保证科研工作各个方面都有计量指标涵盖,保证科研计量工作都可以在本指标体系中选取到指标进行计量。
  (三)突出指标体系的导向性。根据学校转型的战略需要,在指标体系中,对能够较好地体现科研质量、较明显产生导向效果和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作用的指标,赋予相对较高的分值。
  (四)突出指标体系的操作性。指标体系尽量设计得简单和科学,保证计量操作的方便性和科学性。
  (五)相对稳定与及时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的整体结构和指标内涵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经济活动内容的变化以及上级科研考核统计指标的变化,将及时修改、补充、完善本指标体系。
  第二条  科研量化指标与分值
  科研指标量化体系见《山西财经大学科研指标量化分值表》。
  第三条  指标量化的适用范围
  (一)学校推荐科研先进单位和个人等初审计量、排序;
  (二)校学术委员会各类评审所需要的初审计量、排序;
  (三)科研创新团队科研工作的评估和评价的计量、排序;
  (四)学校对科研工作的各项考核和评价的计量、排序;
  (五)校内各科研、教学单位进行的科研考核和评价的计量;
  (六)学校与科研相关的其他考核和评价的计量、排序。
  第四条  科研量化指标体系的使用要求
  (一)凡是在学校层面进行评审的科研事项,必须依据本细则对评审对象提供的科研资料进行量化排序,方可向评审单位提出评审申请和建议。
  (二)各单位提请学校层面评审的科研事项,当涉及多人或多项推荐、遴选的时候,初审结果只提供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分类信息,一般不提供每人、每项的具体排名信息。
  (三)各科研教学单位进行内部的科研事项评审,可以依据本办法的基本要求,对本指标量化细则和分值进行适当的符合本单位科研发展和导向要求的调整。
  (四)在学校层面进行科研量化所涉及的科研资料,必须是在学校科研处备案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资料,不在学校科研处备案的科研资料不列入学校层面的量化范围。
  第五条  附则
  (一)本细则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制度中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二)本细则由学校科研处负责解释。


山西财经大学科研指标量化分值表
一、学术论文


类  别
计分依据
分值(分/篇)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A)
200
国家级期刊(B)
100
核心期刊
重点核心期刊
50
核心期刊
25
公开刊物
期刊论文不少于3000字,报纸理论版不少于1500字
10
入选学术
会议论文
国际性学会年会、连续性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100
国家级学会年会论文
50
国际性学术会议、国家级学会会议论文
25
省级学术会议、非学术会议论文集
10
语言、文学、
公共基础学科
诗  歌
核心以上刊物
2/行
公开刊物
5
散  文
核心以上刊物
20
公开刊物
5
小  说
核心以上刊物
30
公开刊物
5


注:第二作者分值为第一作者分值的60%,第三作者分值为第二作者分值的50%,第四作者分值为第三作者分值的40%,之后排名的作者不记分。
二、学术著作
类 别
出版社
类  别
计分依据
分值(分/万字)
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21世纪统编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专  著
独立完成
6
合著按照平均字数计分
6
主编制
主  编
15/人
副主编
10/人
编  写
5
教育部统编教材
主  编
200/人
副主编
150/人
参  编
50/人
编  写
20
协作教材
主  编
50/人
副主编
30/人
编  写
10
各部委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全国重点高校出版社
专  著
独立完成
5
合著按照平均字数计分
5
主编制
主  编
10/人
副主编
5/人
编  写
4
协作教材
主  编
30/人
副主编
20/人
编  写
4
省级出版社、
普通高校出版社
专  著
独立完成
4
合著按照平均字数计分
4
主编制
主  编
11/人
副主编
10/人
编  写
3
协作教材
主  编
20/人
副主编
10/人
编  写
3
其他出版物(译著、通俗读物、教学用书、工具书)
2
三、项目申报


类  别
计分依据
分值(分/项)
经学校同意上报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项目
主持人
50
经学校同意上报申请的省、部级科研项目
主持人
20


四、项目立项与结项


类  别
范  围
计分依据
分值(分/项)
重大项目
国家重大项目
主持人
立  项
1000
鉴定
结论
优  秀
80
良  好
60
合  格
50
分项目负责人
100
参  与
80
省部委重大项目
主持人
立  项
600
鉴定结论
优  秀
70
良  好
50
合  格
40
分项目负责人
60
参  与
50
教育厅重大项目
主持人
立  项
400
鉴定
结论
优秀
60
良好
40
合格
30
分项目负责人
40
参  与
30
重点项目
国家重点项目
主持人
立  项
600
鉴定结论
优  秀
70
良  好
50
合  格
40
分项目负责人
60
参  与
50
省部委重点项目
主持人
立  项
500
鉴定结论
优  秀
60
良  好
40
合  格
30
分项目负责人
50
参  与
30
教育厅重点项目
主持人
立  项
200
鉴定结论
优  秀
50
良  好
30
合  格
20
分项目负责人
30
参  与
20
国家级项目A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软科学一般项目
主持人
立  项
200
鉴定结论
优  秀
50
良  好
30
合  格
20
分项目负责人
30
参  与
20
国家级项目B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人事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
主持人
立  项
150
鉴定结论
优  秀
30
良  好
20
合  格
15
分项目负责人
15
参  与
10
国家、省部级
分项目
总项目第一主持人非我校教师的国家、省部级分项目(分项目经费到账)
分项目主持人
国家重大项目
200
省部委重大项目
160
国家重点项目
120
省部委重点项目
100
国家一般项目
50
类  别
范  围
计分依据
分值(分/项)
省部级项目
国家各部委一般项目,山西省省级一般项目,山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等
主持人
立  项
100
鉴定结论
优  秀
20
良  好
10
合  格
5
分项目负责人
10
参  与
5
校级项目
重点项目
立项并完成
50
一般项目
立项并完成
30
学生项目
立项并完成
30
横向项目
在学校备案的项目
按年度到账经费计算
15/万元


五、学术活动


类  别
计分依据
分值(分/次)
学术会议
国际性学术会议
主  办
400
联  办
200
全国性学术会议
主  办
300
联  办
150
省内学术会议
主  办
100
联  办
50
学术报告
(报告资料在科研处备案)
校内举办学术报告、专题讲座
全国知名专家、
企业家
50
省内知名学者、企业家(不含本校)
30
教  授
30
副教授、博士
20
讲  师
10
我校教师在校外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
国  家
200
省部委
150
厅  局
100
省外院校
100
省内院校
50
企  业
50
我校教师在校内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
人文大讲坛等
50
每周一讲等
30
校内跨单位
20
本单位内部
10
参加校外学术会议
国际性学术会议
100
全国性学术会议
50
省内学术会议
20
社会调查
教师调查计划、调查报告在科研处备案
50/项
学生调查计划、调查报告在科研处备案
50/项
周期性科普活动
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
20/次


六、发明与专利


类    别
分值(分/项)
发 明 型
200
其他专利
100


七、申报科研奖项(经学校初审同意上报)


类  别
计分依据
分值(分/项)
国家级
国家科技进步奖、以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发的社科(科技)优秀成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优秀教材奖、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
50
省部级
省政府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包括省科技进步奖、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省社科成果推广应用奖、省““五个一工程”奖”、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
20


八、科研获奖


获奖级别
范     围
等级
计分依据
分值(分/项)
国家级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以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发的社科(科技)优秀成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优秀教材奖、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
第一名
500
第二名
300
第三名
200
四至六名
100
第一名
300
第二名
200
第三名
100
四至六名
50
第一名
200
第二名
100
第三名
80
四至六名
50
省部级奖项
省政府名义颁发的科技成果奖,包括省科技进步奖、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省社科成果推广应用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国家各部委优秀科研成果奖
第一名
200
第二名
100
第三名
50
四至六名
30
第一名
100
第二名
50
第三名
20
四至六名
10
第一名
50
第二名
20
第三名
10
四至六名
5
获奖级别
范     围
等级
计分依据
分值(分/项)
学会及其他奖项
全国性学会奖、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各厅局优秀成果奖
第一名
100
第二名
50
第三名
30
第一名
50
第二名
30
第三名
10
第一名
30
第二名
20
第三名
10
教师获奖
国家级
500
省部级
300
厅局级
200
学  校
100
学生获奖
国家级
500
省部级
300
校内及其他
100


九、科研经费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值(分/万元)
纵向经费
严格执行学校和相关
规定和财务制度
符合规定
10
不符合规定
-10
横向经费
符合规定
5
不符合规定
-5
创收经费
用于科研的部分(以财务处证明为准)
30


十、转载、引用、检索、采纳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  值
转载、引用、检索
《新华文摘》“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录
50/篇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版)全文转载
核心期刊以上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专著引用
5/次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目录检索
5/篇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技论文检索系统(CSCD)检索
30/篇
采  纳
被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或采纳
300/项
被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会议研究、批示或采纳(本单位教师在项目组前三名)
200/项
省政府有关职能厅局或地、市级政府采纳(本单位教师在项目组前三名)
200/项
县、区级政府决策采纳(本单位教师在项目前三名)
100/项
工商企业决策采纳(我校教师任第一主持人)
50/项
入选学校“学术文库”
入选年度学校“学术文库”的专著
100/部
入选年度学校“学术文库”的论文
20/篇


十一、学术兼职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值(分/人)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
会长(理事长)
300
副会长、秘书长
200
常务理事
150
理  事
100
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协会、国家级研究会
主  任
150
副主任、秘书长
100
常务理事
50
理  事
30
省  级
省级学会
会  长
150
副会长、秘书长
100
常务理事
50
理  事
30
省级学会专业委员会、省级协会、
省级研究会
会长(理事长)
100
副会长、秘书长
50
常务理事
20
理  事
10


十二、 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工作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  值
科研团队建设
职称结构
符合规定
50
不符合规定
-50
学历结构
符合规定
50
不符合规定
-50
年龄结构
符合规定
50
不符合规定
-50
稳定的学术带头人
符合规定
50
不符合规定
-50
建立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符合规定
50
不符合规定
-50
稳定的经费投入
符合规定
50
不符合规定
-50
入选各级团队支持计划
国  家
500
省部委
300
教育厅
200
学  校
100
连续获得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奖
一等奖
300
二等奖
200
三等奖
100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  值
人才培养
入选各级人才支持计划
国  家
500
省部委
300
教育厅
200
学  校
100
入选各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  家
400
省部级
300
厅局级
200
学校科研标兵及相应称号
200/人
社会工作
入选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专家委员会
国  家
400
省、部、委
300
厅、局、市
200
县、市、企事业
100






十三、学术带头人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  值
学术带头人
国家级
500
省部级
300
校  级
100
团队学术带头人
国家级
500
省部级
300
校  级
100


十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  值
当年本单位学生毕业论文
与指导教师研究领域整体相关度
>50%
300
>40%
200
>30%
100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
整体转化为教材
200
转化为教材部分内容
50
30
10
引用
5
参考文献
5
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发表、出版、鉴定
100
应用于教学通过鉴定
优秀
100
良好
60
一般
30
研究领域与学科建设
研究领域转化为研究生、本科生招生专业
500/项
研究领域转化为研究生、本科生招生方向
400/项


十五、科研管理与制度建设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  值
科研管理先进单位
校外先进单位
国家级
500
省部级
300
教育厅
200
连续获得学校科研先进单位
一等奖
200
二等奖
100
三等奖
50
科研管理先进个人
国家级
400
省部级
300
教育厅
200
校  级
100
制度建设与激励机制
年度总结与年度计划
50
中长期规划
50
针对学校的制度有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
100
有体现本单位特色的科研激励制度
100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成为优秀创新团队
国家级
500
省部级
300
校级
200
获得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奖
一等奖
300
二等奖
200
三等奖
100


十六、基本要素
项  目
计分依据
分值(分/人)
职  称
教  授
100
副教授
70
讲  师
50
助  教
20
未定职称
10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100
硕士研究生
50
本  科
30
其  他
10
学  位
博  士
100
硕  士
50
学  士
30
导  师
博士生导师
100
硕士生导师
50
本科生导师
30
学  缘
国  外
50
外  校
20
本  校
10

[供稿:山西财经大学科研处

[最后更新2007-12-24]

版权所有:山西财经大学科研部      联系我们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140号 邮编:030006
晋ICP备05000470